<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报告人学术简介<br> 李无未,男,厦门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厦大中文学报》、《国际汉语史研究》主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负责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委员会主任。曾任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2008-2018)、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2-2019)、吉林省语言学会长(2004-2007)。现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聘任语言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育史学会副会长(国际性)、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韵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文化名家。致力于中外汉语音韵学史、汉语史、世界汉语教育史、东亚古代礼制、东亚古典文献等领域研究。在中国《中国语文》、美国《中国语言学报》、日本《东京大学中文纪要》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宋元吉安方音研究》(中华书局,2008)、《日本汉语音韵学史》(商务印书馆,2011)、《台湾汉语音韵学史》(中华书局,2017)、《日本近现代汉语语法学史》(商务印书馆,2018)、《东亚视阈汉语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周代朝聘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任尔西东:< 国语学草创>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等著作。主编《东亚汉语史书系》(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2021)、《日本汉语教科书汇刊(江户明治编)》(60册)(中华书局,2015)、《音韵学论著指要与总目》(作家出版社,2007)、《汉语音韵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国家级教材)、《日本藏韵镜文献汇刊及释要》(12册16本,厦门大学出版社,2022)等书。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连续获得2次滚动性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现主持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1-2028)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2020-2024)1项。著作《日本汉语音韵学史》获第15届“王力语言学奖”2等奖(1等空缺)。《台湾汉语音韵学史》获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奖(2017)、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等奖(2020)、福建省社科奖1等奖(2019)、首届唐作藩音韵学奖(2021)。《日本近现代汉语语法学史》,福建省社科奖1等奖(2021),第九届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二等奖(2024)。其它,获省部级奖励2、3等奖6次。<br>报告内容<br> 回溯现代中国早期汉字学理论体系构建问题;明治末日本现代汉字学理论著作概述;论及明治末日本现代汉字学理论著作类别、内容及特点;探讨明治末日本现代汉字学理论构建的学术史意义,与中国现代汉字学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遥相呼应,共性大于个性,值得进一步探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