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团省委、省社科联共同举办的201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将于2017年8月—10月召开。现开展我校201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征文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征文类型
本届学术活动月征文类型包括:青年社科成果征文和各专题学术活动征文。
二、征文对象和成果时间界定
征文对象:青年社科成果征文的对象为1977年6月30日后出生的省内青年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各专题学术活动征文的对象为省内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成果时间界定: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公开或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
三、征文内容
青年社科成果征文:按照学术活动月确定的主题,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围绕党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所涉及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各自学科和研究领域出发开展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
专题学术活动征文:按各专题学术活动所设计主题和涉及的学科前沿问题、理论与实际问题开展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
四、征文受理与评审
征文受理: 各专题学术活动承办单位为学术活动月征文受理单位。青年社科成果征文由省社科联面向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征集。不参加各专题学术活动征文,同时符合青年社科成果征文条件的申报者,报至科研处审核,由我处汇总报省社科联评审。
征文评审:学术活动月征文采取广泛发动,多方受理,集中审查、通讯评审与集中评审相结合的办法组织评审。获奖成果评审一律按其征集成果的30%—35%比例确定。一、二、三等奖分别按5%、10%、15%左右比例确定。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获奖成果比例。对获奖成果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团省委、省社科联联合盖章认定,颁发获奖证书。
五、申报方式和程序
申报者须自主选定拟参加的专题学术活动。我校科研处按不同学科专题、学术活动内容等进行分类、汇总,并分别报送各学术活动承办单位成果申报受理点,各成果申报受理点只受理各单位统一组织申报的本学科和专题的学术成果。
六、申报要求
申报成果要紧扣学术活动月主题。基础研究重学术前沿和难点问题研究,力求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应用研究重辽宁改革发展实践,要把握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突出现实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为辽宁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所有征文要符合学术规范,论文字数不超过8000字,研究报告不超过2万字。
本届学术活动月,每人限报1项成果,每项成果只可向1个申报点申报。论文合作者不超过3人,研究报告不超过9人,获奖成果作者不兼得。所有申报成果凡有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查明,取消其参评或获奖资格,一切后果由申报者本人承担。
七、材料要求
1.《201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成果申报表》纸质材料2份(实名、匿名各1份),电子文本2份(实名、匿名各1份,不需盖章)。
2.研究成果,纸质材料2份(实名、匿名各1份),电子文本2份(实名、匿名各1份),参照《201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成果排版打印格式》。
3.中国知网筛查报告,个人提交筛查报告纸质材料1份,个人要签名,科研管理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审核并盖章。
4.佐证材料,纸质材料2份(实名、匿名各1份),电子文本2份(实名、匿名各1份)。申报成果如有市级以上奖励的,或地市级领导同志批示采用进入决策的,或被公开述评、转载或引用的,需附佐证材料。经各有关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属实后,纸质材料以复印件形式、电子文本以扫瞄或拍照的形式提交(不要用PDF格式)。
5.《201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各专题学术成果申报汇总表》《201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青年社科成果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各1份。
所有材料一律使用A4纸印制,每份单独于左侧装订,切忌将不同材料装订在一起。匿名处理要求不体现作者及其合作者、作者单位名称等相关信息。材料上报不全或未提交电子文本的,不予参评。
八、其他未尽事宜详见附件。
九、受理方式
截止受理时间:2017年6月16日
联系人:贾玥 地点:主楼108室
联系电话:82159266 Email:kyc92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