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根据省市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全面升级了校园管控等级,多措并举筑牢平安校园防线。维护师生心理健康,有效防范心理压力引发极端事件也成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心迅速成立了“辽宁师范大学新冠疫情防控心理服务团队”,本着“立足学校、辐射社会”的工作思路,启动了以咨询服务为主体,兼顾特殊群体需求、科普工作和社会服务的“一主体三兼顾”的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封闭管理期间在校师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以“咨询服务”为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方式
学校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心开通了“辽宁师范大学疫情防控期心理咨询预约平台”,加大心理疏导工作力度,周一至周日安排心理咨询教师提供线上免费咨询服务。中心还专门安排教师24小时驻校值班,可提供线下咨询服务,同时处理突发性危机事件。除了做好线上线下咨询外,中心还采用“树洞”窗口开展朋辈心理一对一辅导活动,具体包括线上一对一朋辈心理辅导和“树洞”回信。

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咨询预约平台及教师咨询现场

树洞窗口平台
兼顾特殊群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在本次心理防疫工作中,中心还特别关注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每日朋辈心理辅导员(均为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研究生)都主动与各二级学院辅导员进行沟通,了解各学院学生心理状况动态,特别是经过心理测评后属于重点关注人群和平时咨询中有危机风险人群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与中心沟通解决。此外,中心还面向隔离师生和考研复试备考学生开通了“绿色通道”,在咨询预约系统中标识出不同群体,优先解决这些学生的困扰,并对特殊群体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培训。
中心教师为考研人群进行缓解考试焦虑讲座
兼顾科普宣传,提高师生自助助人方法
为了更好地服务全体师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除了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中心还采用科普讲座、科普文章等方式提供助人自助的方法。3月14日至4月1日,中心已在学校各类公众号上发表科普文章7篇,阅读总量近4000次。面向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3场,其中隋雪教授和任桂琴教授均为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讲座的内容专门对学生进行了调研,保证了讲座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中心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兼顾社会服务,凸显心理助人社会责任
“立足学校,辐射社会”一直是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心工作的工作理念。在完成校内心理服务的同时,中心部分老师还参与了辽宁省教育厅、大连市教育局、共青团大连市委员会、甘井子区教育局等部门开展的心理服务工作,多次得到有关部门的赞扬和肯定。

中心教师参加辽宁省教育厅和大连市教育局心理援助线上咨询
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心疫情防控社会服务工作感谢谢及教师工作证明
在今后的工作中,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力度,为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