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工作的通知》的部署,我校历史学、英语、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四个专业今年将参加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春季学期开学以来,学校依据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认真组织专业开展自评自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对专业的自评自建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面对挑战,相关学院按照“要求不降低、完成时点不推后”的工作原则,认真谋划、集思广益、多措并举,扎实有序推进认证各项准备工作。
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专业认证不停摆
四个专业所在学院高度重视认证工作,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亲自挂帅,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院力量,落实各项工作。教育学院先后8次组织召开认证工作动员会、推进会、研讨会,安排部署自评自建工作、研讨重点难点、细化任务分工,并邀请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指导、答疑解惑,确保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外国语学院一方面向校内已通过认证的专业“取经”,另一方面加强与兄弟院校英语专业的沟通交流,汲取好的经验做法,并结合学院和专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认证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明确的思路。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建立专门的师范认证全体教师群、领导工作群、学生工作群,研究认证指南、分解任务、明确进度;多次邀请校内专家对学院评建工作思路与路径给予详细指导,解读认证标准,对教师进行培训。
全员参与,共克时艰,专业自评自建有序推进
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未动摇学院推进认证工作的决心,学院拓宽工作渠道,通过各工作群有针对性地组织线上交流、研讨,从完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人才培养质量达成评价、规章制度等基础性工作,到认证申请书和自评报告的撰写、支撑材料的准备,以及与校友、实践基地的沟通协调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有效落实。校教学督导委员会重点对4个认证专业和2个专家进校考查专业的线上教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听课,并及时向学院反馈了意见;主管部门发挥积极作用,为认证专业提供支持与指导,形成了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各方协同、全力推进的良好氛围。
主动应对,积极落实,OBE理念深入课堂
随着专业认证工作的持续推进,学院教师对专业认证理念、标准的理解更加深入,自觉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落实在教学中,扎实开展线上教学。老师们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工具,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各门课的教学,激励学生在挑战中磨练意志,坚守理想信念;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将疫情带来的挑战转化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推动师范专业内涵建设的有力抓手,下一阶段,校院两级将聚焦细节、紧密协作、精心打磨、持续完善,确保专业以优良的状态迎接专家进校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