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频广播
精彩视频[更多]
近期热点

糖蛋白组学富集新材料新方法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5-05-20 文章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报告人学术简介<br>&nbsp; &nbsp;李秀玲,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组长。 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去德国马克斯-普朗生物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合作导师:Eric Nigg教授);2006年回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2017年被晋升为研究员。长期从事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特别是糖蛋白组学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在临床大队列样品中应用研究。相关结果以一作/通讯身份在Adv. Mater., Nat. Commun., J. Am.Chem. Soc.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7项省部级项目,作为核心骨干完成了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累计申请发明专利 30余项,其中15项获得授权。部分研究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br>报告内容<br>&nbsp; &nbsp;蛋白质糖基化在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等生理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异常表达与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密切相关。深入解析糖基化图谱对于疾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该领域面临一项核心挑战:如何从复杂生物样本中高效捕获微量糖肽。针对这一难题,我们已成功开发出30余种新型糖肽富集材料。这些材料通过氨基酸、肽段、糖类等亲水基团的功能化设计,能够与糖肽上的糖链结构产生特异性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高效捕获。这些材料不仅具备高选择性和富集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复杂生物样本背景干扰。将这些新型材料应用于临床大队列及生物样本分析,可显著提升糖基化修饰分析的灵敏度和通量。这不仅为揭示糖基化的生物功能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更为肿瘤早期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奠定了科学基础,有望推动糖蛋白组学研究向精准医学转化迈出重要一步。</span></p>

上一条:漫谈书法欣赏与学习
下一条:地理学经纬论坛第十九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