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频广播
精彩视频[更多]
近期热点

我校法学院邀请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王政教授作“冷案侦破的新利器:远亲DNA技术”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04-07 文章来源:新闻网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为积极推动我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践与创新,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与精细化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近日,学院特邀我校77级校友、美国法庭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刑事司法、犯罪学及突发事件管理学院终身教授王政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冷案侦破新利器:远亲DNA技术”学术讲座。讲座由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光教授主持,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艳,副院长刘耀东,原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于沛霖教授,法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丁慧教授、诉讼法教研室主任单丽雪副教授及我院部分研究生、本科生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政教授首先从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并通过现场展示相关证据,详细地介绍了包括DNA二代测序技术隔代认亲、DNA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关联犯罪案件以及排除误判等在内的DNA技术在美国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应用。他强调,DNA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使得即使在案发多年后,仍能够通过对冷案积案的重新分析和DNA数据库的比对,找到新的查案线索。

王政教授还围绕美国刑事案件的处理流程、控辩交易协议、抗辩式庭审,以及针对远亲DNA技术的社会第三方家谱追踪服务公式、法庭遗传家谱技术和法庭遗传家谱算法等问题做了详尽的介绍。同时,王政教授邀请陈光院长共同向同学们重现了法庭刑辩质问的场景,使同学们有了更具体清晰的画面;接着在此基础上讲述了陪审团的组成和陪审机制、采信阶段警方侦查物体物证链、被害人家属陈述(证人证言)、罪名与罪数的区别以及刑辩律师的职责细节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展示了美国刑事案件庭审的全部场景。讲座结束后,王政教授针对老师与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本次讲座,王政教授对美国刑事案件侦查和庭审的相关形式和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案件的模拟证物、影像资料、风趣幽默的语言直观生动地让同学们了解到现今DNA遗传家谱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并以此为依据证明了在DNA技术对于刑事司法的促进作用和这项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优势。为我院师生带来了思考问题的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新视野;使大家对于刑事司法、法庭侦查科学这一交叉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新思路。

同时,本次讲座也为我院扎实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加强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探索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目标方向。

文字:刘耀东

编辑:于少乾

审核:陈光


上一条:我校成功举办“新东北文学写作可能性暨盐和长篇小说《比喻》研讨会”
下一条:我校举办“文学的邀约”系列讲座之“世界中”的金庸:叙事,翻译,改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