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界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深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2015年7月19—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辽宁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与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求实》、《地方治理研究》杂志协办、《红旗文稿》《国外社会科学》等杂志给予支持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吉林、浙江、福建、贵州、内蒙古等近20个省市近40所高校的8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玉珂教授主持,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向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主任、博士生导师余斌研究员、《求实》与《地方治理研究》杂志社主编刘云华主任分别致辞。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发展部主任辛向阳研究员、东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部胡海波(1971)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主任田改伟副研究员分别做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坚持五个不能偏离》、《关于推进依法治国的几点思考》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之路》的专题报告,思路清晰,旗帜鲜明,把握基本立场,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自信,得到了与会者的共鸣。
大会还进行了主题发言和分论坛讨论,16位专家学者就“人类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程、启示”、“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优势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国家治理现代化语境下马克思国家与市民社会学说”、“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法制化”、“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困境与内生权威嵌入的新乡贤治理”、“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核心和关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杠杆作用与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四次转型”、“泛道德化批判之思:道德治理与共同价值观会通及其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回答”、“国家治理视域中提升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能力”、“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的关系”、“文化体制改革与意识形态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平等交流,这些观点反映了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初步研究成果。
此外,会议还设立了编辑论坛,《求实》、《地方治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国外社会科学》、《扬州大学学报》和人民出版社哲学与社会编辑室的与会代表分别介绍了所负责编辑的学术期刊杂志的办刊特色、主要栏目、投稿须知以及近年来理论界一些重大热点问题的研究背景等,使与会者深受启发。

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主任余斌研究员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探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坚持学术性和政治性的统一,不能以西方的学术话语消解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则,不能肢解马克思主义。如此,才能够推进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
本次学术会议日程安排紧凑高效,气氛平等融洽,会风简朴务实,内容丰富多样,较为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