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与信仰对话•飞Young中国梦”全国重点学术报告会暨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五期团学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术报告厅举行。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晨晔做了题为《信仰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梦》的报告。全校300余名团学干部参加报告会。

刘晨晔作报告
刘晨晔讲述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和近代的衰落,面临民族危机,各个阶层为了寻找民族解放、国富民强的途径艰苦探索,直到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佳历史期。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去寻求信仰,为复兴之路注入长足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民族实现独立解放、开启改革开放之路,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依据。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梦,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希望所在;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梦,也是21世纪人类现代性创新梦。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贯穿其中的将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历史的必然。刘晨晔的报告图文并茂、旁征博引、逻辑严密,深刻展现了信仰的力量。

报告会现场
报告会后,全体学生诵读了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由团中央主办的“与信仰对话•飞Young中国梦”精品报告进校园活动,旨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2015年全国进行200场学术报告,其中辽宁省6场,在我校的积极申报下,刘晨晔的报告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