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频广播
精彩视频[更多]
近期热点

关于开展2016年校级精品开放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3-16 文章来源:新闻网 浏览次数:[]

各学院:

根据我省2016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为加强我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工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与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工作做准备,学校决定开展2016年校级精品开放课程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一)申报要求

1.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申报的课程应是适合高校教学选用的社会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各科类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学术讲座。课程建设重点在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课程,以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将优先予以建设,避免重复建设过去已建成的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类似课程。

3.课程的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应为我校正式聘用教师,并长期从事该门课程的相关教学研究工作,要求讲师及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鼓励“教学名师奖”“专业带头人”学术名家申报。

4.课程选题适当,凝聚精华,分专题呈现,内容完整,符合网络传播特点。每门课程至少5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

5.课程建设目标与任务、组织与管理以及建设基本要求须参照《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11号)有关内容。为保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及展示与传输效果,课程制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媒体制作、传播标准和规范,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见附件1)。

6.以学院为单位,每院限报1门课程。

(二)课程申报、推荐及遴选程序

1.请各学院根据通知要求,认真组织教师申报,并于4月25日前,将《2016年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汇总表》一式1份(附件2)、《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申报表》一式3份(附件3)和1讲完整教学视频样盘交至教务处教学研究室,汇总表和申报表电子版发送至251604363@qq.com

2.教务处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被遴选为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的课程须在2016年8月底前完成全部课程制作。建设期满学校将组织专家按照国家或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及审查要求对课程进行评估。无故不参与评估者,取消两年内申报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资格。验收合格的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将被评为“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将择优推荐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申报。

二、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一)推荐范围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注重特色、开放共享”的总体要求,坚持“学生学习为中心,能力培养为重点、创新训练为导向、教学应用为保障”的原则,经过教师、学院、学校共同建设,形成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全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同时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做好课程培育工作。2016年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将分为公共基础理论类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类课程,具体要求如下:

1.公共基础理论类课程,要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清晰的知识能力体系、科学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手段、合理的学时分配、优秀的教学团队。其中,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全方位培养学生对人文素养、个人素质、人性关怀、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专业教育类课程,以已开设3年以上的专业导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及主要的专业发展课程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

3.教师教育类课程,以教师教育基础理论课和教师职业发展课程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案例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

4.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类课程,以鼓励教师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资源进行系统融入并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创业精神和在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推荐的课程需系统设计教与学的环节、合理分配教学时数,适应创新创业教育训练的内容不少于课程总学时的1/3,课程资源建设需灵活运用环境认知、实践模拟、创新案例、创业规划等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关注社会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课内外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

5.第一批“校级本科公开示范课程”视为获批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不占本次学院推荐名额),已获批校级及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的课程不再参加本次推荐。

(二)推荐条件与具体要求

1.推荐条件

(1)能够反映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科技发展成果;

(2)课程质量高,教学效果好,得到广大教师和专家的好评,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3)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进行教学设计,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4)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丰富多样,特色鲜明,实用性强,能够保证课程高效使用和可持续建设与更新。

2.具体要求

申报课程须为2014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内的课程。申报教师原则上须具有副高职称,且长期为我校本科生讲授该门课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1)团队要求

申报课程应该由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建设,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应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

(2)内容要求

申报课程建设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3)资源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①基本资源:包括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阅读文献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注:文档类资源为WORD文档)

②拓展资源:包括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试题库系统、学科知识检索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同步/异步交流平台、答疑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工具、素材资源库、演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等资源。

(4)技术要求

课程应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见附件4)进行建设。

(三)申报及遴选程序

1.遴选准入、完成建设:学院应积极组织课程申报工作,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推荐的课程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遴选,获批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的课程应按照建设计划,依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在2016年8月底前完成全部课时1/2的课程建设工作,年底前应完成全部课程的建设工作。建设中期及期满时,学校将组织专家对课程进行评估。无故不参与评估者,取消下一次申报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格。

2.积极培育、适时推荐:对于专家评价好、校内使用反响好的课程,将作为省级、国家级精资源共享课的培育对象适时推荐。

3.以学院为单位,每个学院限报2门课程。

(四)推荐时间和提交材料要求

各学院请于2016年5月10日前向教务处教学研究室提交以下材料,同时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下面第1项材料和第3项材料,邮箱为:251604363@qq.com

1.《2016年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课程汇总表》一式1份(详见附件5),《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申报书》一式3份(详见附件6)。

2.申报课程的教学录像样盘(每门课程不少于4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推荐使用高清录像设备,课堂录像环境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所有媒体采用PAL制。视频压缩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不低于384Kbps,帧率不低于25f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封装格式采用MP4。音频采样率不低于44.1KHz,压缩采用ACC格式,码流率不低于128Kbps。

3.申报课程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申报课程一个章节的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阅读文献目录和该章节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注:文档为WORD格式)

三、相关说明

1.学校对获得本次校级精品开放课程立项的课程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经费管理依据辽宁省教育厅相关办法执行。

2.教师申报的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属于职务作品,课程资源必须具有清晰的知识产权,不存在侵犯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等问题。建设团队在享有“校级精品开放课程”立项经费支持的同时,应根据有关协议独家许可我校通过互联网免费传播课程资源,并拒绝任何单位及个人以“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名义商业使用。

3.课程视频可在我校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校本部南院)录播教室录制。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课程申报及相关问题:肖立莉82158627

需学校安排录制:侯平路82158404

学校录制技术支持:王洪东82159873

附件1: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附件2:2016年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汇总表

附件3:2016年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申请表

附件4: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

附件5:2016年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汇总表

附件6:2016年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申报书


上一条:关于组织我校教师参加2016年上半年网络课程培训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2016年教职工体检报名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