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意人文艺术交流,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近日举办“方寸之间的艺术诗——篆刻艺术专题讲座”,特邀辽宁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篆刻艺术家慕德春主讲,活动以讲座、演示与互动结合的形式,让意大利观众感受篆刻魅力与文化底蕴。
开幕式上,米大孔院意方院长兰珊德教授致辞,称篆刻是中国传统艺术重要组成,其形式与内涵彰显中华文化“以小见大”的智慧;中方院长傅海峰表示,篆刻融书、画、刀、石于一体,更是文化传承与精神表达的载体,孔院希望借此让更多意大利民众接触中国传统艺术,体悟东方美学精髓。


首日讲座中,慕德春以《方寸之间的艺术诗: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为题,系统讲解篆刻的起源、发展脉络与艺术价值,介绍基本工具与技法,并借助丰富图片资料和历史实例,带观众领略从秦汉印玺到明清流派的篆刻演变与文化传承。讲解后,他现场演示篆刻,为热爱书法的外国友人刻中文名字印章并赠予对方,赢得热烈掌声。

随后两天,慕德春进一步展示篆刻与中国画的融合创作,他现场作画后加盖自刻印章,直观呈现篆刻在中国艺术体系中的作用,不少观众被篆刻过程吸引,上前观摩印章细节。活动最后一天,现场座无虚席,观众纷纷近距离欣赏作品,邀请慕教授在书画纸上加盖印章留作纪念。许多意大利观众表示,此次讲座让他们首次了解篆刻背后的文化逻辑与精神象征,对中国传统艺术兴趣更浓。最终,讲座在掌声与合影中圆满落幕。

此次活动是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华传统艺术系列讲座”之一,也是继去年“装裱艺术专题讲座”后的又一场传统文化活动。未来,孔院将策划更多形式多样、内涵深远的系列讲座,邀请中国各领域艺术家与学者,与意大利观众共赏中华艺术之美,在交流互鉴中续写文明互融新篇章。
文字:赵鑫蕙
编辑:姜阁
审核:曹儒、傅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