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频广播
精彩视频[更多]
近期热点

我校召开“海洋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建设咨询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07-03 文章来源:新闻网 浏览次数:[]

7月1日,由我校学科办牵头,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海洋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建设咨询研讨会暨“地理+”学科建设交流会,在文科一号楼512会议室召开,徐昭锋副校长出席会议,二级相关学院的党政领导,以及来自相关学院的20多位科研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孙才志书记主持。

会上,校学科办主任狄乾斌教授首先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建设思路,并指出,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平台,整合学科资源,开辟新的学科发展赛道,探索“海洋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科交叉路径与机制,符合新时期我校学科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与要求,学科交叉建设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需要相关学科群策群力、交叉协同,才能实现“打造学术共同体”的建设目标。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郭建科教授从平台内涵、发展原则、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关键举措等方面介绍了海洋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建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并与各专项负责人签署了委托协议,颁发了聘书。地理科学学院、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党政领导、学科骨干围绕“海洋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学科交叉的发展思路、实现路径、制度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开展讨论。

承担2023年海洋可持续发展交叉研究专项的各单位负责人围绕项目研发思路、预期成果、资政报告等关键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管理学院赵东霞教授关注海洋人才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林建华教授围绕国际海洋规范变迁的政治话语诠释让大家耳目一新;法学院刘颖副教授关注渔民海域使用权法律诉讼问题;教育学院李德显教授紧紧围绕国民素养核心问题,关注中小学生海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赵维良教授关注全球海洋治理碎片化及复合治理;地理学科学院郑德凤教授围绕海洋灾害风险与智能减灾开展研究;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牟丽副教授通过提前设计的海洋环境要素构图,介绍了海洋共情对滨海旅游意愿的影响及心理机制,引人入胜;文学院王虎教授则从唐代文学典籍中梳理中国古代的海洋文化传统与传承;生命科学学院韩英伦副教授聚焦海洋生物候选新药“七鳃鳗胞苷脱氨酶”的应用前景及其产业化面临的瓶颈。各位专项负责人还对海洋可持续发展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徐昭峰副校长最后做总结讲话,他肯定了我校“海洋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专项研究项目的模式创新与积极探索,鼓励大家要继续依托学科交叉平台,瞄准学术交融的前沿领域与战略需求,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整合多学科资源,努力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徐校长强调,学科交叉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入推进我校学科建设的关键路径,学校一直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工作。今后,学校还要求进一步出台关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若干文件制度,优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设计和综合保障,希望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继续发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制度优势和引领带动作用,为丰富“地理+”学科交叉建设创新和我校“双一流”建设取得新突破贡献“海洋力量”。


上一条:我校国际商学院2023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再创新高
下一条:我校成功举办“新时代·新语文: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专题研讨观摩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