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辽宁项目中期检查工作会议,在我校西山校区顺利召开。莅临本次会议的领导、专家有: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向军,辽宁省语委办副主任于玲,国家语保项目中检专家、天津师范大学王临惠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吴继章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北京语言大学王莉宁教授,语保工程辽宁首席专家、渤海大学夏中华教授,大连市语委办主任陈德京、辽宁省语委办辛海春老师。文学院院长张庆利,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许德胜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来自全省多个高校的课题主持人与核心成员。会议由教务处苑晓杰处长主持。
刘向军副校长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重点指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继“中国有声语言数据库”之后,一项重大的国家语言文化工程;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在辽宁省语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校主持完成了中国语言有声数据库辽宁试点(大连)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又先后承担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辽宁项目的多个方言点课题。相信在省语委的规范管理和大力支持下,在语保专家的专业指导下,充分发挥专业团队优势,利用现代化研究平台,确保高质量完成语保项目。刘校长对省语委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各位专家不辞辛苦莅临检查指导表示感谢,希望以中检会为契机,与省内外专家学者有更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各个高校相关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共同为辽宁的语言资源保护和研究做出贡献,为辽宁的文化事业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省语委办于玲副主任在讲话中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此项工程以语言资源的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目标是按照统一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规范,对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采录、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特点。她提出了“虚心”“认真”“严格”的六字要求,认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要虚心接受专家的意见;在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严谨细致,认真对待整个工程;要奉行高效廉洁的原则,严格把控语保工程项目的各项支出。
辽宁首席专家夏中华教授从整体上介绍了辽宁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具体说明了项目发音人的招募和遴选、实地纸笔调查、音视频摄录、国际音标转写等阶段的工作进程和中检准备情况。苑晓杰处长介绍了我校在平台建设方面为项目完成提供的支持保障。
各位专家对4个方言调查点的纸质材料和音视频材料进行了十分严格细致的审查。15日上午,王莉宁教授代表专家组进行了集中反馈,对2017年项目整体质量的提高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部分材料的细节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指导,并明确提出了项目的最终验收目标,为下一步推进成果的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
在会议间隙,专家们参观了文学院的语言科技应用实验室、课程录播室和非线性编辑室等,与文学院领导和语言学学科的教师进行了交流,对语言科技与东北亚语言资源研究中心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