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学校在“本科教学质量月”活动期间举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
本次活动由教务处主办,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和学生处协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共有18个学院的5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比赛于10月29日和30日分A、B、C三组进行,教务处正处级调研员刘世利主持比赛。在比赛中,各代表队选手准备充分、精神饱满,现场竞争激烈、气氛热烈,赛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伟民书记、张迎春教授和李玉珂院长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他们认为,本次竞赛展示了我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果,体现了同学们领会、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勤学、乐学、博学的优良学风,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同时,本次竞赛也推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了校园文化。
经过3场比赛的激烈角逐,竞赛组委会评选出了团体奖和个人奖的得主。其中,教育学院、数学学院、法学院获得团体一等奖;城市与环境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管理学院、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团体二等奖;影视艺术学院等9个学院获得团体三等奖。体育学院孙誉洋、化学化工学院肖迪、法学院冯丹获得最佳实力奖;教育学院马皓苓、管理学院刘敬仪、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于月获得最佳风采奖;教育学院马皓苓、数学学院吴稼葆、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张玉佩获得最佳人气奖。
校党委副书记李培山、副校长刘向军以及相关部处负责人观看了比赛,并为获奖团队和个人颁奖。
李培山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多年来,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形成了鲜明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努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本科办学特色。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摆在学校育人的首位,把它看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抓手,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探索全方位多部门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科研及管理的全过程。在肯定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李培山副书记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一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二要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培养理论思维的兴趣和能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维水平;三要提升自己的眼界,培养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和为民务实的人文情怀,在奉献祖国、社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务处处长苑晓杰主持了颁奖仪式,并对本次竞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学校秉承“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从2014年开始举办“本科教学质量月”活动,促进了我校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此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是今年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月”的收官活动,也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场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希望同学们在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注重践行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论之树常青、实践之花常开”,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