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频广播
精彩视频[更多]
近期热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独家报道,倾力推介红山文化

发布时间:2016-04-14 文章来源: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18日以3个整版的超大篇幅,推出独家报道:中华文明探源——红山文化,倾力推介红山文化。《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学术和社会影响力巨大。

本次报道是《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以我校为牵头单位的辽宁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策划的一次学术和宣传推介活动。报道以系统介绍2015年12月22日我校举办的“五千年文明见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的研讨成果为中心展开。正如辽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宫福清教授所说,在目前发现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中,辽海地区的红山文化和江淮一带的凌家滩文化,都是可以直接见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史前遗存。在总结本次研讨会所取得的成果时,以“深入发掘红山文化重要价值”为题,从“红山文化已进入初级文明社会”和“重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两个大的方面着手进行梳理。同版,辽宁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田广林教授发表了《红山文化时期欧亚大陆交流显著》的专题论文,文章认为,辽海地区红山诸文化的压印纹平底筒形罐及相关的纹饰、石质容器等见证了史前欧亚文化交流;包括红山诸文化中的人形造像等的研究表明,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相对开放的地理区位和世界东西、中国南北先进文化的交流汇注,正是红山文化在距今5000多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领先一步、较早进入初级文明社会的先决条件。

孙妙凝记者各用了几乎半版的篇幅对以我校为牵头单位的辽宁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社科处处长、公共考古中心副主任、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国祥先生进行了专访。专访的内容围绕着两位先生在“五千年文明见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展开。郭大顺先生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主旨可以概括为,用考古学成果印证五帝时代。刘国祥先生的主旨发言可以概括为红山文化晚期独尊一人式王权的确立,红山文化已进入文明时代。

辽宁师范大学作为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多年来在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代表的多家协同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在协同整合国内外红山文化研究的一流资源,凝练高水平的学科方向、汇集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培养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人才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红山文化不仅象征着中华文明的初曙,在世界文明中也是一个灿烂的奇迹。”生活于辽海大地这片沃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大力推进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这既是辽宁师范大学谋求发展的重要方略,同时也是我校办学的基本特色之一。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研究,扩大宣传,力争推动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早日进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行列。

供稿:辽宁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上一条:我校2015年度预备役工作再获佳绩
下一条:校领导参加离退中心分党委支部书记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