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至10月22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和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德育论学术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连海天白云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德育论学术委员会理事长班华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傅维利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檀传宝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的易连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黄向阳博士、德育论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德胜教授等全国知名的德育研究专家均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围绕着社会文化困境与道德教育的论题,通过专题报告、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专题报告由高德胜教授主持。傅维利教授首先做了发言,他在报告中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校道德教育创新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一是在师德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划分了师德所涉及四个领域和三个层次,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为提高师德建设理论的操作性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二是对青少年诚信观的研究。其主要特色和成就是突破了以往同类研究的务虚倾向,进行了规模达上万人的实证调查,使诚信观的研究深入到微观层面。三是对奖励和惩罚的研究,提出了突破惩罚两难问题的基本思路。四是对道德教育中真实性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真实性道德冲突的道德教育新理论及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挑选、使用真实性道德冲突的设计原则。
傅维利教授发言结束后,高德胜教授就这个论题的重大意义做了自己的阐释,并对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道德教育研究的团队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研究路向。与会代表们就傅维利教授的话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进行主题发言的还有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唐爱民教授和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郑富兴教授,他们报告的题目分别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对西方道德教育政策的影响》以及《文化差异与民族国家认同》。
自由发言由黄向阳博士和易连云教授共同主持。多位代表介绍了他们在道德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檀传宝教授讲述了他的“教师德育专业化”的理论构想。黄向阳教授做了题为《学校正义氛围与公平》的讲演,班华教授、易连云教授、李太平教授等对德育的同一性危机表达了关切和忧虑。代表们纷纷发言,提出问题,进行点评,展开讨论,会议气氛十分活跃。
整个会议议程合理,安排细致周密,探讨深入,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认可。班华教授最后在总结中,再一次对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水平的会议筹办表达肯定和由衷的谢意,对大会的圆满成功感到高兴。
教育学院很多研究生和教师也参加了会议并且参与了讨论,整体地展现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道德教育研究方面的学术水平和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风采。
教育学院
2012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