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教务处在学术报告厅举行辽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鸿宝论坛”系列讲座第一讲。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张晓辉在论坛上作了题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的讲座。各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与2010级师范生300多人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苑晓杰教授主持。

苑晓杰处长主持报告会
苑处长首先介绍全国教师教育工作形势。他讲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2011年颁行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师范生的培养与训练更是提出了直接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整体水平,如何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提升教师教育特色,成为了我校工作的重点。
基于此,为更好地促进我校教师教育改革,构建师范生养成教育体系,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教务处推行教师教育系列经典讲座,总名为“鸿宝论坛”,饶宗颐先生在辽宁师范大学60年校庆时曾题字“鸿宝炳朗”,本论坛就是取“鸿宝”二字的广阔、珍贵的内涵,以期提升教师教育的境界,提高教师群体的综合素养,树立信心,努力工作。

张校长作报告
张校长在讲座开始时就直接指出,不想做名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作为师范生,未来的职业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随后,他从四个角度对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做了详细的解读。一是良好的文化素养;二是较强的教学能力;三是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四是对教育充满爱心。
他认为,良好的文化素养是指学科知识、综合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理论修养等四个方面的素养要出色,这是教师素养的核心。
较强的教学能力,是指在了解学生、语言表达、书写能力、行为举止、知识转化、组织调控、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教学研究、体验幸福、终身学习、人格魅力等方面加强学习,形成强大的教学能力。
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表现在对学生平等关爱,对自己为人师表。
对教育充满爱心,即要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指出爱才是教育的基础。

讲座现场
在讲座结束时,苑处长作总结,对张校长的讲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讲座非常精彩,有系统阐述,有示例分析,有很大的启发性,符合当前的教师教育时局,对我校的教师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他指出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希望 “师范人”能从“鸿宝论坛”中汲取到力量,增强教师教育信念,振奋精神,全力以赴,取得我校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