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我校与本溪市委宣传部、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人文历史协作体服务辽宁文体旅融合发展专项活动”,于11月7日在辽宁省本溪市举行。

本活动主题为“智汇高校,创享本溪,赋能文旅新篇章”,旨在充分发挥我省高校的人才与智力优势,通过“伙伴行动”平台,精准对接本溪市文体旅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搭建集创意策划、资源对接与项目落地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本溪市乃至辽宁省的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与会人员包括本溪市委宣传部、各区市县文旅局负责同志及市重点旅游景区负责人逾30人;以我校作为人文历史协作体的牵头单位,由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八所高校组成,共有30余位旅游管理、艺术设计、历史文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
座谈期间,与会专家就挖掘梳理本溪文化史和文明史、依托本溪六大特色文化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探索本溪康养旅游发展路径、推动科技赋能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等关键议题,提出了系列具有前瞻性与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我校遴选的9人专家团队(涵盖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影视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等)所作专题汇报,获得了与会地方代表的一致高度评价。
此次活动标志着自2024年9月我校作为发起牵头单位之一的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人文历史协作体以来,校地协同创新工作取得了新的实质性进展。下一步,我校将协同各成员高校,围绕本溪市文旅定位、定制化营销方案及文创产品原型设计等方向,与本溪市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做出高校的贡献。
会议同期发布了由我校王世龙教授主持设计的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人文历史协作体标识(Logo)。设计理念以辽宁二字首字母“L”“N”为设计要素,形似人文Humanities与历史History的首字母“H”。整体造型为腾飞的玉龙,既代表辽宁的红山文化,也象征着中华文明。绿色象征希望,红色象征热情,蓝色象征宽广。图形又形似动感的飘带,以书法飞白赋予标识独特的文化魅力。


文字:聂肖松
编辑:崔然吉、王泽宇
审核:李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