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在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厅,校长罗文波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健康辽师,体育争先”为主题,为2025级学生上了“第一堂”体育课。本课由副校长宫利东主持,2025级全体学生分别在线上、线下同步收听观看。

罗文波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开篇,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大学教育“精神与体魄并重”的育人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今社会,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身体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更能如春风化雨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援引古今中外展现体育精神的事例,呼吁师生深刻理解体育承载的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梦想,将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深刻把握“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深刻内涵。

课堂上,罗文波重点阐释了体育超越其本身的“迁移价值”。一是健身功能,对促进身体健康,疾病的预防、干预和控制,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显著;二是教育功能,在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促进人的社会化、发挥立德树人的德育价值,以及塑造人的高尚品德和拼搏精神等方面意义重大;三是社会交往功能,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适应社会规则,融入集体生活。四是扩展功能,在美育、经济、外交等领域中的促进作用显著。
最后,罗文波强调,我校具有绵延深厚而又独特的体育文化与精神传统,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省、乃至全国体育赛事中屡创佳绩,这不仅是竞技实力的彰显,更是我校“以体育人”的生动写照。体育于辽师而言,早已超越强身健体之表,而成为淬炼人格、砥砺意志、凝聚集体力量的精神熔炉。他勉励大家要以体育精神为指引,在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重重困难时,不断突破自己,以个人奋斗的精彩篇章汇聚成辽师精神的“时代长卷”。这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更是为了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辽师人强健的体魄和昂扬的精神力量。
课堂尾声,罗文波以“体教融合”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创新体系。他强调,公共体育课不仅是技能传授的课堂,更是塑造健康生活方式、培育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载体。
授课结束后,公共体育教师们在学生面前展示了武术、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体育课教学内容。整堂课在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氛围中结束。


“第一堂”体育课不仅是一次体育知识的传授,更是辽师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传递与延续,充分彰显了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护航学子身心成长的匠心实践,以及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