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座谈会,就海事审判工作听取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有关单位的意见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校党委书记刘宏出席会议并发言。

座谈会上,刘宏对最高人民法院主动接受监督、对海事审判工作高度重视表示充分认可与支持。她认为,经过40余年的发展,海事法院取得的进步和成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不平凡经历,极大提升了中国在海事审判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以高水平海事司法提供有力保障既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护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治举措。她向大家介绍了座谈会前在大连海事法院调研了解到的有关情况,汇报了我校法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在法学领域实践及成绩。她指出,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与大连海事法院的合作,一是发挥法政学院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优势,面向东北亚区域培养有懂法律、懂海洋、懂外语、懂贸易、懂航运能力的综合性海事司法人才;二是加强海事司法领域的关键性问题研究,强化相关趋势研判与法律问题研究,为国家、行业、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的预警研判和切实可行的应对建议。她结合调研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为推动海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两条意见建议。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人民法院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研究落实代表委员和有关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海事审判工作机制,提升司法质效,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员高友东到会指导。

此次座谈会旨在通报代表委员关于海事审判工作的意见建议办理情况,并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海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稿)》听取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交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海警局等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会。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宏书记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此次参会充分体现了她在全国法治建设和海洋权益保护领域的积极参与和责任担当,也为推动海事审判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了高校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