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我校在南院音乐厅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校党委书记刘宏,校长罗文波,校领导徐昭峰、于长河、曹锡顶、刘魁勇、李玉君、宁芳、宫利东出席会议,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各二级单位负责人、荣休教师代表、教职工代表及学生代表参加大会。大会通过“新教师初心启航”“荣誉时刻璀璨光芒”“向荣休教师深情致敬”“节日祝福与殷切希望”“文艺演出庆佳节”五个篇章,全方位展现师者风采,凝聚教育力量。会议由宁芳副校长主持。


大会伊始,在庄重的氛围中开启“新教师初心启航”篇章。新入职教师代表全体起立,在校长罗文波的带领下举起右拳,庄严宣读《人民教师誓词》。年轻教师们青春洋溢的面庞上满是坚定,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礼堂。这誓言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郑重承诺,更是对立德树人初心的深刻铭记,彰显出新一代教育工作者传承师道、勇担使命的决心。
在“荣誉时刻璀璨光芒”篇章中,校党委书记刘宏、校长罗文波等校领导,为2025年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的教师代表、学校优秀教师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向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绩斐然的先进典型致以最高敬意。一纸证书,浓缩学校对他们立德树人、科研攻坚、管理创新等卓越贡献的深切礼赞,也映照出过去一年我校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各领域涌现群星、再攀高峰的璀璨征程。


教师代表分享环节,青年教师代表法政学院袁少杰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畅谈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助力学生成长的思考与感悟;优秀教师代表管理学院金星彤教授则从科研创新与学科建设角度,分享了如何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推动学校学科发展的宝贵经验。两位老师的发言情真意切,既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有对责任使命的深刻理解,赢得在场师生阵阵掌声。



“向荣休教师深情致敬”篇章将大会氛围推向温馨高潮。校领导邀请光荣退休的教师代表上台,为他们颁发荣休证书,学生代表向老教师们献上鲜花,以最诚挚的方式感谢他们为学校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荣休教师代表国际教育学院王振来教授上台发言,回顾了在学校数十年的执教生涯,言语间满是对教育事业的眷恋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随后,校长罗文波为荣休教师送上祝福并指出,退休教师们数十年坚守立德树人的讲台,在课堂上严谨治学、化知识为甘泉,是引领学生求知的“经师”,更以高尚师德与仁爱胸怀培育学生品格,成为学生成长的“人师”。同时,他们亲历学校发展历程,以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担当,为学校建设倾注心血、贡献力量。罗文波表示,退休教师的风范、传统与经验将持续滋养校园,学校也将不负嘱托,继续推进事业发展。


在“节日祝福与殷切希望”篇章中,刘宏发表讲话,并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祝贺,向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向受表彰的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刘宏指出,教师节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始终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根本力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四有”好老师和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对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精准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不仅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更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全校教育工作者需深刻领会、积极践行。过去一年来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通过完善制度体系、优化人才结构、强化师德建设、提升教学能力等系列举措,推动教师队伍向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方向发展。同时,学校积极改善教师工作生活环境,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面向未来,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师德师风”工程,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化制度体系;深化师德教育,构建常态化长效机制;优化评价机制,突出师德师风核心地位。二是推进“强师兴校”行动计划,明确将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健全人才培育激励机制;深化教职工考核评价改革,同时宣布历时四年打磨的《“辽师学者”人才工程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实施。三是构建“尊师重教”生态圈,要涵养学术生态,筑牢学术道德防线;要厚植师德文化,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要强化监督问责,构建闭环管理体系。刘宏对全体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心怀“国之大者”的引领之师。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二要陶冶道德情操,做德才兼备的品行之师。以高尚师德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要涵养扎实学识,做学识渊博的学问之师。紧跟知识前沿,创新AI赋能教学,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四要勤修仁爱之心,做关爱学生的仁爱之师。尊重学生多样性,用爱陪伴学生成长。学校将为每一位潜心育人的教师提供舞台,尊重每一份教育热忱,让每一滴辛勤汗水都闪耀价值。

大会最后进入第五篇章,全体师生共同欣赏音乐学院师生带来的精彩文艺演出。悠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不仅为教师节增添了欢乐氛围,更传递出师生对学校的祝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此次表彰大会的召开,进一步凝聚了全校师生的力量,激励全体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助力教育强国和辽宁振兴的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