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惊秋,黄云凝暮。9月4日和6日,我校迎来了2025级2042名全日制硕博研究生和3779名本科新生。他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跨越山海,相聚在此,与充满希望的师大共同开启人生之路新的征程。

9月6日,校党委书记刘宏,校长罗文波,校领导徐昭峰、于长河、曹锡顶、刘魁勇、李玉君、宁芳、宫利东一行,深入迎新一线,分别走访黄河路校区、西山湖校区,详细查看两校区各学院报到点、学生公寓、绿色通道接待点及校园快递站等关键区域,为本科新生与研究生新生送上关怀与嘱托。


校领导走进西山湖校区多个本科新生寝室,与刚整理好行李的新生亲切交流。在7公寓A513寝室,与理科状元数学学院王香凝、冯晨阳(高考分数均为621分)深入沟通,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鼓励她们发挥学科优势,在本科阶段夯实数学基础,主动探索学科领域的无限可能;在7公寓A408寝室,为历史文化学院当天过生日的王紫奕、谢钉送上生日祝福和鲜花,与她们畅谈大学规划,祝愿两人在新环境中形成良性竞争关系,收获知识与友谊;在5公寓109寝室,与文科状元文学院邵雯鑫(高考分数618分)、受张桂梅老师精神感召考入师大的陈佳欣交流,肯定她们的奋斗精神,勉励她们加强自主学习,坚守初心,传承教育家精神;文学院学生马霖蕃,受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季旭老师的激励考入我校。校领导点赞其追梦历程,鼓励她延续这份温暖,在大学中传递正能量。走进6公寓,校领导关切询问学生的住宿适应情况,并与学生、家长代表进行了深入沟通,勉励他们坚定信心、积极向上,始终把品德修养放在首位,同时扎实推进学业与专业发展。校领导表示,学校将持续优化服务,及时回应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家长们对学校的细致关怀和有力保障表示由衷感谢,并赠送锦旗以表达感激。



在黄河路校区,校领导走访新生寝室看望新同学,并与他们热情畅谈,传递暖心关怀。走进北院16公寓A区418寝室,校领导与心理学(师范)专业的许可晗深入交流,当得知其父母均为我校教育管理在职硕士毕业生且深耕教育领域时,鼓励她传承家校深厚情谊,在师范专业学习中扎实锤炼教学技能,未来成长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在16公寓A区246寝室,校领导为外国语学院当天过生日的王佳一、韩瑞送上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与贺卡,在温馨的氛围中与两人畅谈大学学习规划,祝愿她们在新校园里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来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号楼206房间,校领导关切询问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学生李梓萌的生活近况,耐心倾听她的需求与期待,叮嘱她在校期间要好好照顾自己,强调学校会始终是她坚强的后盾,全力为其学习生活提供保障;走进北院11公寓408寝室,校领导与化学(师范)专业的汤嘉越亲切交谈,肯定他对化学领域的热爱,鼓励他在本科阶段打好专业基础,深耕学科知识,用勤奋与坚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11公寓108寝室,与物理学(师范)专业的焦世霖交流时,校领导得知其父母毕业于我校相关师范专业且现均为一线教师,便以“薪火相传”为主题勉励他,希望他以父母为榜样,在求学路上坚守教育初心,未来成长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人民教师。



9月4日,校领导还走进研究生新生宿舍,与同学们交流,结合学术成长规律给予针对性指导。校领导勉励大家,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生涯的关键起步期,要沉下心来专注研究,主动关注学科前沿动态,积极参与科研实践项目,在探索与创新中积累学术经验、提升科研能力,为未来的学术深耕与职业发展筑牢根基。随后,校领导前往校园快递站,重点查看研究生新生行李的堆放秩序与分拣效率,现场与工作人员沟通优化分发流程的具体方案,明确要求要严格依据新生所属学院及宿舍地址,实现行李“精准匹配、高效分发”,确保研究生新生入校后能第一时间领取个人物品,最大限度减少等待时间,切实提升新生入校体验。走访全程,校领导始终心系迎新一线工作人员,每到一处都向坚守岗位的师生员工及志愿者表达诚挚问候,对大家连日来为本科与研究生迎新工作有序推进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由衷感谢,同时勉励志愿者们继续保持饱满的服务热情,主动为新生提供校园指引、流程解答等帮助,助力不同学段的新生快速熟悉校园环境、融入集体生活,让新生在入校之初就能感受到校园的温暖与关怀。

今年的迎新工作在传承以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亮点纷呈,迎新过程更加无微不至、更显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新”聚力,筑梦启航
今年,学校继续开通“绿色通道”,在精准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资助育人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加贴心、优质的服务,确保他们顺利入学。此外,今年学校还为123名特殊类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准备了爱心大礼包,涵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多个方面,全力为新生打造安心的求学环境,让新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温暖,助力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绽放青春光彩,以奋斗之青春成就更好的自己。
从“心”守护,安全护航








照学校2025年迎新工作部署,校领导亲临一线检查指导,学校相关部门多次对校园各迎新点及周边情况进行实地勘察,统筹两校区资源,精心组织,加强联动协作,全力保障我校迎新工作安全有序进行。迎新当天,保卫处积极协调公安、街道等部门,优化校园及周边治安和交通环境,合理疏导车辆,确保校园交通顺畅和安全;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将校园洒扫一新,营造干净、舒适的校园环境,为新生入学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营“新”氛围,情满校园





为确保2025级研究生新生顺利入校,学校提前谋划、整体部署,成立迎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从接站引导、报到注册、住宿安排到入学教育、安全宣传等各环节都做了周密安排。各学院也结合学科特点,推出“专业学长答疑群”“科研方向提前了解手册”等特色服务,帮助新生了解专业情况、明确学习目标,为新生快速适应学习生活提供有力支持。
迎新活动当天,学校组织志愿者在大连站、大连北站、机场站等地准时守候,全天待命为新生报到提供点对点保障。为迎接新生有序入校报到,学校设立了迎新引导点,配备迎新接站车,为新生提供“一站式”入学服务。校园内,学校合理规划送学车辆、接站大巴和校内摆渡车的通行路线,保障校园通行顺畅、安全有序。学校还在校园内精心布置了拱门、空飘、签名板和拍照打卡点位等创意迎新点位,丰富多彩的活动包含人文关怀,为新生和家长打造沉浸式的入学体验,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感受到辽师校园的热情与温馨。



超有“新”意,点亮“新”光
2025年迎新季,辽宁师范大学各学院在沿袭历年迎新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结合专业特色与育人理念,精心策划系列迎新活动,为新生打造沉浸式、个性化入学体验。生命科学学院依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宣讲团队,在迎新现场开展科普宣讲,同步组织叶脉标本书签制作活动,让新生亲手制作专属纪念书签,在实践中感受学科魅力;文学院为新生寝室配备文学特色门贴,现场设置立体字签名板、彩虹色报到地毯及多元手持打卡板,公寓楼内摆放欢迎语与学院概况展架,尽显人文关怀;历史文化学院从多维度提供暖心服务,志愿者与学生党员在校内要道接引新生、协助搬运行李,教学楼与公寓楼悬挂历史特色欢迎语,报到点设打卡拍照墙,还为当天过生日的新生准备蛋糕,并开设家长休息区、召开家长会,传递满满温情;影视艺术学院将入学教育与专业特点密切结合,把大学生活比作一部青春电影,以“开机仪式”为入学拍照打卡纪念形式,鼓励新生做自己青春的导演;管理学院设计六色分专业主题道旗,以“学院标识+专业符号+特色标语”为核心,既为新生指引报到方向,又传递多元融合的育人理念;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为新生准备了“Enter键”,与屏幕相连,屏幕上数字的变动代表着一个个新鲜血液的注入,按下按键,代表新生的大学副本正式开启;法政学院吉祥物獬豸与法政师生共迎新生,向新生展示法政学院“厚德济世,博学明法”的教育理念;数学学院制作了印有全体新生照片的签名墙,一张张照片组成爱心形状,象征着数学学院对新生满满的爱与祝福;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新生定制了专属礼袋,并送上礼品,同时为每一位新生送上了最真挚的寄语。



音乐学院围绕专业优势,举办“‘易’气风发,扬帆起航”学生社区音乐文化角专场演出与新生家长见面会暨专场演出,用悠扬旋律为新生营造艺术氛围;体育学院以蓝色为主题打造签名墙,搭配“逐梦前行超越自我”励志标语与动感足球插画,现场彩色风车与巨型条幅相映,尽显青春活力;教育学部设立“青春与教育同行”主题门供新生打卡,发起“写给四年后自己的一封信”活动,助力新生定格教育初心;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构建“力热声光电”主题迎新区,新生嵌入专属校园卡可点亮“PET”灯带,在“物理之门”下留影,开启学科探索之旅;地理科学学院迎新设立“党员服务岗”一站式服务点,为报到当天过生日的新生送上暖心礼物,彰显浓厚人文关怀,现场以地理主题元素浸润环境布置与专属纪念品,学院在报到现场设立天文望远镜体验站,营造沉浸式专业初体验,助力新生感知学科魅力,找到归属认同。同时,校友总会迎新工作也亮点突出,在校内通过醒目的展板,传递“凝聚校友、服务校友、宣传校友、赋能校友”理念;此外,创新开展“老校友迎接新校友”活动,搭建起新老校友互动的桥梁,让新生校友刚入学就感受到校友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助力新生校友快速融入。各学院特色活动与校友总会工作共同为新生叩响大学之门,奠定成长新起点。



与过去挥手告别,向未来大步进发。祝愿2025级新同学,做孜孜不倦的攀登者、步履不停的实干家、心怀阳光的逐梦人,遇见更好的自己,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秋启新程,共赴辽师之约。新生入学后,学校还将陆续开展开学典礼、军训、校史校情、学术规范、职业规划、心理健康、安全防护等新生入学教育相关工作。未来,同学们将在辽宁师范大学的学术沃土上,遨游于知识海洋,以青春之力探索真理,以奋斗之姿践行使命,在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助力区域经济社会进步的征程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