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辽宁师范大学承办的2025年欧洲本土中文教师来华培训班顺利开班。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宁芳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北京语言大学曹文教授、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领导班子携教学团队,以及来自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匈牙利、乌克兰等7个国家的28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曹儒主持。
宁芳在致辞中,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欧洲本土中文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给予信任与支持的语合中心致以诚挚感谢。随后,她向学员们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的发展成果。她表示,我校作为省属重点大学,积极致力于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是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和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她强调,此次培训项目围绕《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以“核心讲座+特色课程+教学研讨”的形式展开,旨在提升本土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与能力,促进欧洲中文教学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她指出,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友好情谊,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近年来,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往来持续保持良好态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希望本次培训成为中欧友谊长河中一朵璀璨的浪花,希望各位学员成为中欧文化交流的新使者,共同搭建“语言互通之桥、理解之桥、文明互鉴之桥”。最后,宁芳祝愿全体参训学员在辽宁师范大学度过一段充实而富有收获的培训时光。

本土中文教师代表——来自意大利的Sofia Bareato老师在发言中表示,正是源于对中国文化和中文教学的热爱,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以便成为更好的本土中文教师。她相信,语言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架起文化理解与人心沟通的桥梁。她指出,此次培训,辽宁师范大学为我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是提升专业能力的良好契机,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开始学习。她期待在这里与欧洲的同仁们深入交流、共同进步,成为更优秀的教师,成为推动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使者。
国际教育学院周正红副教授作为授课教师代表发言。她首先对28位本土中文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参训学员持续精进教学技能的精神表示钦佩。她指出,此次培训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解读,以及基于标准的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等核心讲座,旨在为学员筑牢理论根基;语音、汉字、读写教学工作坊等特色课程,能让学员在实操中锤炼教学技能;“基于AIGC的教学资源开发技术”课程,则会助力学员紧跟技术赋能教学的新趋势。此外,本次培训还特别设置了贴合欧洲教学场景的研发实践课,包括教学计划研发、教案研发、中文测试卷研发等,力求让学员带着问题来、握着方案归。她表示,全体授课教师将秉持辽师大“厚德博学、为人师表”校训,精心备课、倾囊相授,为参训学员搭建优质学习平台;并祝愿学员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学有所获,不虚此行。

本次培训内容对标《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涵盖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践五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参训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本次授课团队专业多元,既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权威专家,也包含我校具备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资深国际中文教师,将为培训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与实践指导。在接下来两周的培训中,期待学员们能够深度沟通、共同提升,以专业智慧与教育热忱,谱写国际中文教育的新篇章。

文字:周正红
编辑:刘洪伟
审核:周正红、郑珊珊、曹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