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8日至6月25日,我校党委书记刘宏率代表团赴俄罗斯教育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普希金语言学院、喀山联邦大学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撒马尔汗国立大学进行了友好交流访问,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梁洪琦及教育学部教师刘巧方陪同出访。
6月19日,刘宏一行访问了莫斯科国立大学,与副校长马泽毅举行会谈,国际合作处处长博奇科夫参与会谈。副校长马泽毅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系统介绍了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发展定位、国际合作战略、在校中国留学生的规模以及未来加深双方在学生交换方面的合作意向。刘宏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重点学科建设情况及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的目标动向。双方围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学生互换等多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和建议,并提出将积极推动两校在教育领域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

会谈后,代表团一行访问了莫斯科国立大学教育学系,与教育学系系主任达列耶娃、教研室主任、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院士鲍利辛柯夫教授举行了座谈,双方在了解对方教育学学科专业发展情况、研究方向及成果后,提出未来应在教育基本理论、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等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刘宏介绍我校即将成立东北亚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的情况,代表学校诚挚邀请莫斯科国立大学教育系的学者参加我校教育学部于10月份即将举办的国际教育学术会议。刘宏随后与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教育系就读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亲切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大家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中俄教育文化交流,并回答了留学生的提问。


6月19日下午,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在线上、线下与教育哲学与理论部主任列维茨基和古卡连科、格林什贡、伊万诺娃四位院士进行座谈。列维茨基院士详细介绍了俄罗斯教育科学院的历史沿革、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学术研究中心及在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影响。他指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长期致力于全球教育研究合作,期待与辽宁师范大学在多领域开展高水平合作。
刘宏重点介绍了我校在教师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特色与发展优势,并提出双方可依托各自资源,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双方围绕共建“院士工作站”这一倡议进行了重点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站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并提出在“院士工作站”的基础上,聚焦中俄教育比较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与信息化与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等议题,联合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活动,建立教师进修交流机制,推动中俄教育科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6月20日,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与第一副校长巴甫利切娃教授举行了会谈,继续教育处、国际交流处、对外俄语教学强化课程教研室主任、通用及俄语语言学教研室负责人参与了会谈。副校长巴甫利切娃对代表团表示了热烈欢迎,重点介绍了学院在本、硕、博各阶段的教学科研布局,并就未来双方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开展面向我校学生的夏令营、冬令营及教学实践项目;二是提供强化俄语及成人俄语培训课程;三是邀请我校师生参与学术研讨与科研活动,并愿意尽快推进签署校际合作协议,邀请我校俄语教师参加每年5月举行的科斯托马洛夫俄语论坛。


刘宏高度肯定普希金俄语学院在推动俄语在世界普及的地位和在中俄语言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赞同双方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建议拓展教师互访,共同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水平学术科研活动。梁洪琦介绍了我校俄语系基本情况,表示将积极推动俄语相关专业的师生交流。会谈结束后,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阿特拉什克维奇陪同代表团参观了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

6月21日上午,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与副校长阿利舍夫举行会谈,学校国际交流处、心理与教育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谈。副校长阿利舍夫对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喀山联邦大学的发展概况、学校规模、重点研究领域、国际合作体系和在全球学生培养方面的丰硕成果。刘宏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教育改革与国际化办学进展,强调未来将积极拓展高水平国际合作渠道,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刘宏书记指出,两校自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在教育学领域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希望以此次访问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合作维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双方还就学生互换、中俄青年学生夏令营计划、奖学金资助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计划签署学生交换协议。代表团还访问了喀山联邦大学附属中学、大学博物馆及喀山联邦大学首任校长、俄罗斯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纪念馆。


6月21日下午,代表团访问了喀山联邦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在院长卡里姆林的陪同下,代表团参观了该学院的教室、实验室和科研中心,全面了解其师资力量、教学科研平台、重点研究项目及成果等。双方表示未来应在教师教育发展和研究领域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计划于2026年联合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合作出版专著、发表科研成果,积极加快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共同推动教师教育高水平发展。

6月23日,代表团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与校长莉赫斯耶娃教授举行了会谈,副校长、国际合作处处长、高等汉学院院长等人员参加了会谈。莉赫斯耶娃校长高度评价了在2023年首届中亚峰会上双方合作制定的乌兹别克斯坦首个“2+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联合培养项目,强调双方将以该项目为起点,深化合作,进一步推进中文教师培养,拓展国际科研合作。刘宏书记介绍了我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特别强调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学三个学科的建设成就,表示愿意全方位与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开展合作。她指出,学校高度重视与乌方设立的首个“2+2”培养项目,已为首批秋季来华学生做好一切准备。希望未来双方加深友谊,深化合作,持续丰富“辽宁师范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展示室”的建设。双方还就未来在著作翻译、文章发表、学术互访、交换生互派、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



会谈后,代表团访问了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与中国共建的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并与该校高等汉学院的师生进行了会面,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并就“2+2”培养项目回答了师生的提问。
6月24日,代表团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汗国立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教育部副部长马赫卡莫夫、校长卡穆拉多夫和外事副校长阿哈托夫接见了代表团并举行会谈。

马赫卡莫夫副部长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强调中乌合作源远流长,乌方高度重视与中国高校的合作,希望通过此次与辽师大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本国高等教育水平,促进两国教育文化交流。撒马尔罕国立大学校长也表示,愿意与我校分享教育资源,共同开展学术研究,推动双方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刘宏书记向马赫卡莫夫副部长表示感谢,向乌方介绍了我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并表示两校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等领域研究具有合作潜力,未来合作空间广阔,学校将积极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和平台优势,开启与撒马尔罕国立大学的多领域合作,进一步推动与乌兹别克斯坦高校在学术和文化领域的合作,为两国高校开展深度的人文交流合作贡献辽师力量。
随后,我校与撒马尔汗国立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两校将在教育、培训、科研及校园服务等领域加强人文合作与交流。此次备忘录的签署,开启了我校与中亚国家大学合作新篇章,为中乌教育合作注入了崭新活力。


代表团此次赴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访问,是助力我省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通过与俄罗斯高水平院校在重点学科专业开展深度的交流合作,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文交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为服务教育强国战略提供智力支撑。中乌教育交流是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互通的典范,我校将以与乌兹别克斯坦高校合作为抓手,充分发挥我校的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进一步推动双方在人文领域的合作,打造“留学辽师”品牌,吸引更多乌兹别克斯坦学生来校学习,提升来华留学的培养层次,进一步拓展我校与“一带一路”国家在人文交流领域的交流合作。
文字:梁洪琦、刘巧方
编辑:蒋开萍
审核:张凤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