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23日,我校党委书记赴京出席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本次论坛以“聚力创新 全球卓越”为主题。教育部、中国侨联、中宣部、中央企业及北京市外事办相关领导,外指委和大外指委委员,实务部门专家及2,200余位高等外语教育界专家学者齐聚论坛,30余万高等外语教育同仁云端参会,多所院校组织外语院系教师集体观看,共商全球卓越的高等外语教育体系,共绘教育强国建设发展图景。

23日上午,多语种专业教指委论坛召开。论坛由修刚教授、姜景奎教授、李莉文教授和张莲教授主持。论坛以“新时代多语种专业创新转型发展”为主题,杨小茸大使、刘宏教授、曹德明教授、罗林教授、吴江教授、于漫教授、周异夫教授、吴杰伟教授围绕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外语教育等核心议题,立足高校多语种专业创新转型与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构建,深入探讨多语种如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引领,为多语种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提供新方法、指明新方向,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党委书记刘宏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高质量转型创新发展是当前外语教育的首要任务,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及应用给外语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传统的外语学科专业建设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严峻挑战。为了切实找准俄语专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时代方位,就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国家战略层面对外语教育创新发展的关注,明确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要充分认识到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赋予外语教育新活力;要充分认识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外语人才新要求。
刘宏书记结合日常工作思考,分析总结指出当前俄语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特色方向课程建设力度不够、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相对滞后、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有待加强、跨学科师资力量缺乏、中国语言国情类课程建设薄弱的困难和问题。她强调,在人工智能发展时代语境下,高校俄语专业建设应紧密服务国家对俄战略需求,培养兼具“三通”(俄语通、区域国别通、领域通)、“三新”(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特质的拔尖创新人才,以国家话语培养国家意识和国际话语权意识的“小切口”,构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战略”。

此次论坛为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改革擘画了清晰蓝图,也为我校外语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刘宏书记的深度参与及前沿观点彰显了我校在外语教育领域的主动担当与前瞻视野。未来,辽宁师范大学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深化多语种专业改革,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外语教育深度融合,聚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创新思维与国际传播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辽师智慧与力量!
文字:吕鹏
编辑:吕鹏
审核:佟金泽、姜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