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甘井子区与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举行甘井子区社会工作研究共同体合作交流对接会。辽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宏,大连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苑晓杰,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李奇,甘井子区委书记高云鹏,区委副书记张媛,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曲家都,区委常委、副区长杨文存,区政府副区长李爽,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曹锡顶、大连工业大学副校长那广利等出席活动。

我校党委书记刘宏为本次签约仪式致辞。她指出,本次签约建立甘井子区社会工作研究共同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辽宁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响应党中央号召推动地方社会治理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一次校地合作、院校协同的创新尝试,必将更好地满足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一直以来,我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深耕不辍,始终致力于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她同时强调,此次合作对于我校来说是难得的机遇,与甘井子区委社会工作部、大连工业大学携手,定能将高校理论研究和人才集聚的优势与地方实践深度结合,进一步集聚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推动高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校地、校校合作内涵式发展,为甘井子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工作保驾护航。最后,她表示,甘井子区社会工作研究共同体一定能够打造成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优质平台,有效破解社会工作发展难题,形成具有甘井子区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实现活动共办、人才共育、课题共研、成果共享、品牌共创、发展共赢的美好愿景。
市委社会工作部对成立甘井子区社会工作研究共同体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殷切期望,指出此次校地携手合作意义深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主动作为,是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的务实之举,是推动甘井子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希望校地各方将高校的专业优势与地方的实践优势深度融合,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开展前瞻性研究和创新性实践,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深化政策理论研究,积极推动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甘井子区委、区政府对市委社会工作部和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长期以来给予甘井子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从独特的区位优势,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势头,以及在社会工作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甘井子区相关情况。并表示,甘井子区将全力开放场景打造“没有围墙的实验室”;全力整合资源,构建“多元支撑的保障网”;全力服务创新,共筑“先行先试的样板田”,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多领域、实质性合作,谋深谋实深化合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共同推动校地合作取得新成效,打造更多的校地合作示范,为大连乃至全省的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甘井子经验”。
甘井子区与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共同签署《甘井子区社会工作研究共同体合作框架协议》。

甘井子区为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法政学院和大连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颁发了“甘井子区社会工作研究共同体”牌匾。

甘井子区为社区书记代表颁发了“名社区书记”工作室牌匾,共同听取了“甘心调”矛盾风险调处运转体系和“检法府”联动机制建设情况讲解,参观了甘井子区政务服务中心。

下一步,甘井子区社会工作研究共同体将紧紧围绕加强甘井子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甘心调”矛盾风险调处运转体系建设、“检法府”联动机制建设、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建设、“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预防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等发展需求,打造“学、研、融、践、领”为一体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阵地,搭建理论探索、课题研究、应用实践、专题培训、人才培养、就业和社会服务平台,实现活动共办、人才共育、课题共研、成果共享、品牌共创、发展共赢。
大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处室负责人,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相关院系领导及专家教授学者,甘井子区相关领导,相关委办局、街道、社区书记和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