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教育工委印发了《关于表彰辽宁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辽委教通〔2024〕33号),我校6名党员和2个党组织获得表彰。其中,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洪飏,体育学院副院长邰峰,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那杰,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教工党支部书记秦海滢获评辽宁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成文,国际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李芳菲获评辽宁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数学学院党委、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党支部获评辽宁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本次受到省委教育工委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是我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我校党的建设的工作成果和师生党员良好精神风貌的生动展示,体现了上级党组织对我校党建工作的充分肯定,激励和鞭策全校党员和党组织继续勇挑重担、争当先锋,锐意进取、再创佳绩。
长期以来,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三位一体,一融双高”党建工作新格局,以实施“对标联创”计划为抓手,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要以受表彰的先进典型为榜样,见贤思齐、奋勇争先,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和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中贡献师大力量。
辽宁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洪飏,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复旦大学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特约研究员。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收录近20篇。从教24年来,共指导研究生100余人。为本硕博学生开设古代汉语、《说文解字》研究、简帛文献学等课程,每年平均教学工作量超过800课时。获评教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邰峰,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校园冰雪运动专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博士后基金课题2项、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项目2项,省级课题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批发明专利5项。2024年获评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是我校首次获批青年成果奖,也是“十三五”以来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获得的最高奖项。他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承担本、硕、博多层次、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讲授课程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他注重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指导学生获世界大学生网球项目选拔赛女单亚军、女双季军,多次获得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冠亚军等优异成绩。

那杰,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委员。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作为副主编编撰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规划教材各1部。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主持10余项省级、校级教改项目,主讲的2门专业主干课获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2年获评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各1项。她潜心育人,润物无声,指导学生竞赛获奖40余项,指导69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她不顾疾病折磨,坚持工作,取得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等多项专业建设成果,多次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秦海滢,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教工党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满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4个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参与并完成了包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等8个项目的科研工作,出版学术著作2部,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等全文转载,科研成果曾获辽宁省历史学会一等奖2项、大连市科学著作二等奖1项。她累计承担本、硕、博近20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现已培养50余名研究生,其中多人获得省市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多人考取“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本人获评校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辽宁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董成文,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教授,2021和2023级本科生辅导员,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心专家,辽宁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先后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专著3部、参编著作16部,发表论文21篇。先后讲授8门本科生课程,获批“全国高校辅导员百门精品培训课程建设项目”,荣获辽宁省第十届心理健康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获批辽宁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她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构建五位一体育人工作体系,育人成果被中国教育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荣获各类荣誉61项。疫情期间她积极参与心理援助热线等志愿服务,被教育部平台授予“优秀咨询师”,多次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

李芳菲,国际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该同志注重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带领支部荣获第二批辽宁省新时代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连续七年获评学校先进党支部。18年来,她以爱校如家的情怀和持之以恒的热情,推动学院国际化办学跨越式发展,多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和认证,成为国内第二家获得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的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荣获2024年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特别贡献奖(全国仅6所),学院社会美誉度大幅提升。本人多次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青年五四奖章、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辽宁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数学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注重将落实师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院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的民主决策中,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学院以获评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党支部为核心,创建了由党员活动室、义工站和理论宣讲团组成的“一室三维度”党建品牌工作体系,引领学院在学科建设、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学院先后获评辽宁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等荣誉称号。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党支部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平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国家海洋战略和地方海洋经济发展需求,以学术理论研究为基础、应用研究为延拓,不断凝练学术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筑学术高地,连续三次被评为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长期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交各类咨政建议50余份,多次获国家、省部级领导批示,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120项,获批科研经费近千万,党支部荣获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岗示范岗”荣誉称号。
文字:于堃
编辑:于堃
审核: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