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由辽宁师范大学主办,我校文学院、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中心、科研处、出版社、研究生院、教务处及团委共同承办的首届辽宁师范大学文学周开幕式暨“中国当代作家写作发生”学术论坛在连成功举办。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吴义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苏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评论家协会主席、《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江苏省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钟山》《扬子江文学评论》主编贾梦玮,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彬彬,苏州大学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尧,黑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于文秀,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何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现代中文学刊》副主编黄平,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南方文坛》杂志副主编曾攀,佳木斯大学教授徐晓杰,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周建新,辽宁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大连市作家协会原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素素,沈阳军区创作室创作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马晓丽,大连大学教授张祖立,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伦理研究所所长梁海,辽宁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大连日报社资深编辑李皓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开幕式。辽宁师范大学校长姜凤春、相关部处负责人出席会议,文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本次活动。开幕式由教务处处长石竹青主持。
活动伊始,姜凤春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姜凤春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领导对我校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姜凤春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和学科建设概况。姜凤春表示,文学周是校园文化的浓缩,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呈现,作家走进校园是我校尝试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对我校人文社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推动文学事业的进步。姜凤春强调,学校要持续开展打造文学周的品牌系列活动,激发文学创作的热情与活力,不断培养生生不息的文学力量,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吴义勤书记和麦家副主席先后致辞,表示本次文学周活动的举办将再次激发文学在青年中的阅读与创作热潮,让广大师生深入感受文学的独特魅力,是一次极具创意和现实意义的重大文学行动。让大学校园再次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生与接受的第一现场,同时希望学校再接再厉,持续性举办文学周活动,使其成为新的文化品牌,在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就。开幕式上,我校文学院院长洪飏与本次活动的重要发起人张学昕教授分别致辞。他们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对校领导及各部处对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中心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在学术论坛环节。与会知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家就“中国当代作家写作发生”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写作发生是一个宏大的题目,涉及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产业市场、意识形态等众多方面,新技术、新平台的诞生和应用对创作者提出了新问题,也是文学创作迎来的新机遇,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变化的今天,始终不变的是人们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人们对阅读与写作的需要,对文学与艺术的向往。
本次文学周活动是辽宁师范大学在推进人文社科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进行的新实践,具有开创性意义。通过系列活动搭建起盛大的学术交流平台,使校园与文学现场紧密结合,引领新时代青年深入文学经典、感受文学的魅力,为校园精神文化领域增添浓厚的人文氛围,以新形式、新举措将我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方面拓展了新路径,为我校人文学科的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