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辽宁师范大学主办,我校文学院、科研处及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作家写作发生与社会主义文学生产关系研究”开题报告会暨中国当代文学论坛在连举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吴义勤,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陈晓明,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江苏省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钟山》《扬子江文学评论》主编贾梦玮,苏州大学资深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尧,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王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何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王秀涛,《光明日报》记者、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饶翔,大连大学教授张祖立,大连民族大学副教授丁颖等知名学者出席开题报告会。杭州师范大学王侃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梁海教授、佳木斯大学徐晓杰教授作为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参加报告会。辽宁师范大学校长姜凤春、副校长岳崇兴及相关部处领导参会。论坛开幕式由岳崇兴副校长主持。
姜凤春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他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张学昕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关注和支持我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陈晓明教授和吴义勤先生致辞。陈晓明表示,张学昕教授多年以来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扎根于文学批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获批是张学昕学术积累的集中呈现,本项目政治站位高、学理深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吴义勤先生在致辞中指出,课题前期研究基础扎实,是张学昕教授科研实力的体现。期待项目组团队完成高质量、引领性成果,同时期望辽宁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在探索学院化批评的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多学术成就。项目组首席专家、我校张学昕教授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了项目的选题价值、研究思路、项目内容和预期目标。
论坛开题论证环节由王尧教授主持。陈晓明、王确、宗仁发、贾梦玮、何平、王秀涛、饶翔等专家组成员就课题研究进行深入讨论。专家组认为,课题具有服务国家战略、担当时代使命的重大意义,树立了理论与历史的自觉意识。在理论层面,社会主义文学的语境具有独特性,需要结合历史经验对其创新与教训进行深入辨析。在史论层面,此课题通过对历史文学现场的回顾,探讨了文学生产与新时代之间的关系。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课题的重要学术价值与意义,高度评价了课题组前期的准备工作与研究设计,强调课题组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到位,研究框架合理,总课题和子课题关系协调,研究方法和整理路径清晰,对张学昕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的学术能力与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认可,并结合课题的研究内容,针对研究中的重难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阎晶明先生对本次开题论证会进行总结。他表示,各位专家充分肯定了此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对项目组团队的学术能力十分信任,期望课题能够产出优秀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作家写作发生与社会主义文学生产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是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实力和担当,对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