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用好用活红色教育资源,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6月16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成员赴丹东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党史学习教育实地研学活动。校党委书记李雪铭、校长苑晓杰,校领导李培山、刘向军、朱成利、肖继光、丛茂国,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成员70余人一同参加实地研学。
上午10:30,研学组一行来到丹东鸭绿江边,跟随讲解员参观了鸭绿江断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光荣历史。鸭绿江断桥原为鸭绿江上第一座桥,始建于1909年,长944.2米、宽11米,共十二孔,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开合,便于船舶航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美军炸毁,中方一侧残存四孔,鸭绿江断桥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随后,研学组一行又参观了志愿军公园,公园于2020年10月重新改建完成,是丹东市又一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地标。
下午1:00,研学组一行来到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与抗美援朝纪念馆联合举行“辽宁师范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丹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时燕同志与我校党委书记李雪铭同志共同为“辽宁师范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党委副书记、校长苑晓杰同志代表学校致辞。苑晓杰指出,在全国人民即将迎来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我校在这里举行“辽宁师范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这是我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校馆携手、共同传承红色基因的创举。2021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基地”的成立可谓献给师大70华诞最好的生日礼物,必将成为学校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坚强阵地。同时,苑晓杰向丹东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对学校的支持与帮助表示崇高的敬意。随后,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刘静媛同志致欢迎辞。刘静媛馆长对母校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随着“基地”的设立,双方一定能够更加紧密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全面弘扬好抗美援朝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共同谱写爱国主义教育华章。揭牌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李培山同志主持,丹东市文旅广电局副局长张平同志、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同志、周国泗同志出席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后,校党委书记李雪铭、校长苑晓杰向抗美援朝烈士敬献花篮,并带领研学组全体同志重温了入党誓词。随后,研学组一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在纪念馆内进行实地参观,回顾抗美援朝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序厅、战争厅、运动厅等六个展厅,研学组成员认真听取讲解,不时驻足凝视、深思、交流。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先烈的英雄壮举和涌现出的伟大精神令大家无比动容、深深震撼。
参观结束后,校党委书记李雪铭动情地对研学组全体成员说,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正义旗帜,同朝鲜军民一道,经过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锻造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指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爱党、学史爱国,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扎扎实实把学校的事情办好,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贯穿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脚踏实地、矢志奋斗,努力培养出一代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实际工作缅怀先烈、告慰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