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我校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认证专家意见反馈会在图书馆四楼国际会议厅召开。认证专家组专家,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副厅长、厅党组成员李庆才,辽宁教育学院院长孟宪彬,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李明出席反馈会,校党委书记宫福清,校长李雪铭,校领导李培山、刘向军、朱成利、岳崇兴、肖继光、苑晓杰,相关职能部门及单位负责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所在学院领导班子、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专业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其他师范专业所在学院的院长、书记、教学副院长列席会议。会议由联合认证专家组组长、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向农教授主持。
会上,李向农组长代表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家组对本专业现场认证考查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报告专家组全体成员对本专业的肯定评价和有关建议。进校前专家组认真审阅了专业的自评报告、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严格审查数据分析报告和课程教学大纲等材料。进校期间,专家组依据中学教育第二级认证标准,按照8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开展查证工作,共听课看课10节次;抽查毕业论文及实习实践材料各50份,试卷及课程考核材料10门次;查阅了学校和专业的管理文件、教学档案、支撑材料等;访谈相关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2人,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11人次,专任教师16人次,在校生15人;访谈用人单位代表7人,实习基地相关人员11人,校友代表8人;并考查了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美术馆、校史馆等教育教学设施。
专家组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积淀深厚,办学区位优势突出,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承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校训和尚志、笃行、博雅、乐群的院训,形成了兼容并包、严谨朴实、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积累了丰富的中学语文教师培养经验,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把握行业需求为主导,以素质训练和专业实践为两元,努力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秉持“一践行三学会”养成教育要求和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课程理念,注重营造严谨典雅的课程文化和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专业课程注重衔接课内与课外的学习,教育实践贯通各个教育环节,能力培养取得显著成效。校院两级共同建立了多项符合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特点的相关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乐教适教的优秀生源;建立了完整的指导和服务体系,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专家组认为,学校高度重视此次认证工作,组织高效,上下联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认证理念的认同度和认证标准的知晓度不断提高,专业自评过程中对标准内涵理解较为准确,对标力求准确,举证力争具体,支撑材料齐备,如实反映问题,以评促建成效明显。同时,专家组就深入贯彻“产出导向”的理念,强化对标意识;完善持续改进机制,健全评价机制,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质量闭环以及科学合理设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等方面提出了需要改进的问题和建议。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李广平教授反馈本专业现场考查整体情况。进校考查期间,专家组共召开各类工作会议4次;听课看课10门次;调阅课程试卷和材料10门、毕业论文50篇、教育实习档案50份;查阅校院两级管理文件、教学档案、支撑材料等280份;访谈在校学生22人,教师15人次,专业负责人、学院领导和管理人员22人次,职能部门负责人31人次;访谈用人单位代表10人次、校友代表10人次;现场查看实验室7个,实地走访教育实践基地1家;并考查了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美术馆、校史馆等教育教学设施。
专家组认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了由思政课、党课、团课等活动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成的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模式,以张贞慧同志先进事迹为载体,开展师德养成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师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增强师德规范意识和教育情怀。教师爱岗敬业,学风作风扎实,教学、科研水平高,教师队伍形成了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学生树立了做人、做事和为师的典范。专业生源质量好,专业基础夯实,专业技能和从教能力突出;毕业生就业质量好、社会满意度高,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师德好、负责任、功底厚、肯努力,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名师,引领一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专家组就专业师生全员理解和认同师范专业认证的意义、理念及标准内涵;增强持续改进意识,完善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机制,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系统;改善办学空间和信息化教学条件、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按照反馈会的要求,两个专家组每位成员突出问题导向,本着促进专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8个方面,逐条反馈查证发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会后,正式的专家组现场考查报告将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两个专业。
文学院院长张庆利、数学学院党委书记韩友发作表态发言。他们表示将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专家们提出的反馈意见,进一步明确整改目标和努力方向,以此次认证作为新的起点,努力巩固和发扬已经取得的成绩,着力构建和完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师范生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水平。
李雪铭校长代表学校作表态发言。他首先对各位专家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严谨高效、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不辞辛苦、夜以继日的工作态度表示崇高敬意和由衷感谢,对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辽宁省教育厅和辽宁教育学院的各位领导表示感谢。李校长指出,专家们在肯定我校和专业办学成绩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组的意见完全符合我校实际,为我校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拓宽了思路、提供了指导,使我校对新时代本科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前进目标。我们要高度重视并且严肃认真地对待各位专家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逐条逐项对照检查,扎实推进整改工作。他代表学校作三点表态:一是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虚心接受专家组的检查结果;二是抓好整改。按照专家组意见,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制定精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抓住短板和薄弱环节,确保整改落实有力;三是转变思想。将师范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实际环节中。他表示,学校将以这次反馈会为新的起点,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不懈奋斗。同时,他诚恳的希望并欢迎各位专家持续关心和支持辽宁师范大学的发展建设,经常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副厅长、厅党组成员李庆才代表辽宁省教育厅对专家组的全面指导表示感谢,对专家组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表示由衷的敬意。他指出,专家组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全面肯定专业发展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专家们的指导对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乃至全省其他高校师范专业的建设发展意义重大。他对学校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提高对师范专业认证重要意义的认识,在办学目标、办学方向上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正确对待取得的成绩,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检视办学全过程,不断深化师范教育改革;三是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做好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