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师范大学和辽宁省地理学会承办,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分会协办。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近百家高校与科研机构的500多位专家学者、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
|
|
|
孙才志教授主持
| 李雪铭校长致欢迎词
| 张国友副理事长致辞
| 韩增林教授发言
|
大会开幕式由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才志教授主持,辽宁师范大学校长李雪铭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分别致辞,韩增林教授代表海洋经济地理学发言。
|
|
|
|
刘卫东研究员
| 曾刚教授
| 王姣娥研究员
| 陈雯研究员
|
|
|
|
|
叶玉瑶研究员
| 刘艳军教授
| 郭建科教授
| 金凤君研究员
|
本次会议设置了八大主题报告,邀请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卫东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曾刚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姣娥研究员分别就制度和文化转向、创新地理学、大数据的应用及影响等当前学术研究在理论创新、方法论、研究方式、新兴领域成长等方面的热点话题做了精彩讲解。邀请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雯研究员、广州地理研究所叶玉瑶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刘艳军教授、辽宁师范大学郭建科教授分别围绕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陆海统筹与海洋强国建设等实践应用热点问题做了专题报告。邀请新任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金凤君研究员就“新时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融合与创新”做了主题发言。这些报告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经济地理学围绕学术理论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关键领域重点改革开展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85岁高龄、荣获2018年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的老先生——辽宁师范大学张耀光教授在发言中认为,经济地理学要不断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区情,将现实问题和学术前瞻不断交融,自我创新自我革新,定会在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大更辉煌的成绩。
张耀光教授
此外,会议分别开设了全球化、一带一路与地缘经济,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与“多规合一”,海洋强国建设与海洋经济,新时期区域战略与区域转型,流空间的经济区位与产业集聚,环境经济地理与生态文明,对外开放进程与经济地理演进,交通技术变革与交通地理,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创新地理学,大数据在人文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国家公园、休闲产业与旅游资源开发等11个分论坛,设置了“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如何做海外研究?”、“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中国经济地理理论创新”三场学术沙龙。
6月30日下午,新一届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金凤君研究员主持大会闭幕式,他表示,正如大会主题“重点领域改革与经济地理学创新”一样,本次大会所有报告使用最多的词汇是“创新”,是一次参会人数空前的大会,也是一次极为成功的经济地理年度学术盛会,他代表大家对会议承办单位的精心筹备和热情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共计200多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多位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学术大咖围绕理论前沿和实践应用热点难点激烈交锋,畅所欲言,推动了经济地理领域的学术发展,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会议也为海洋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兄弟单位交流、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